客服热线:183-1083-5978
金融风暴下的中国心态
发布日期:2012-12-27  浏览次数:1827
 金融风暴下的中国心态
梁雨谷 | 中国企业组织运营权威专家
01_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
02_多次参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国家教委以及中欧合作项目,以及许继集团、
科龙集团等大型企业咨询项目。

      如果我们的企业家们能够在心态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心态,企业就会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
      这是我08年应一本财经杂志的约稿写的一篇文章,由于种种不知道的原因没有发表,现在看来,觉得还没过时,供大家参考,以期引起大家的思考。希望中国人和中国政府、中国企业等能够从这几年的经历中逐步完成心理的康复和思想的升华,我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充满信心,中国成为世界一流强国和中华文明的复兴是历史的必然!中国企业也会越办越好。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风暴对世界和中国经济造成的影响,尽管到目前还不能完全盖棺定论,但是,从木然到逐步为人们所认知,从企业界在一片“狼来了”的麻木后,感觉到的阵疼和死亡威胁,中国政府也从谨慎反应到采取一揽子措施,中国经济到达企稳回升的阶段,中国老百姓、企业界也和世界各地区的人们一样不但经历了一场经济危机,还经历了一场心理洗礼。
      回顾从2006年底次贷危机出现到这几年中国各界的反应,能够看到转型期的中国人的心态。在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尽管这些心态可以理解,但是除了严重地危害着我们的心身健康之外,它们也使得我们不能用理智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同时,这些心态也是民族复兴中真正的障碍所在。它们还正在腐蚀我们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和社会经济体系,极大地降低了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了经济运行成本。
封闭心态
      封闭心态的具体体现为坐井观天,闭门造车,对世界发展趋势和相关事件视而不见,麻木不仁,凭自己的想象去想当然,就是知道了也是被动挨打,而不是主动准备,积极应对。它首先是用封闭的思路和眼光来看待和判断事物。觉得别人出现什么事影响不到我,因为我是一个封闭的状态。不但不去主动反思、研究和准备,而是庆幸自己没有开放。二是害怕开放。一个人呆久了,习惯了,不愿和人打交道,同时,也害怕和人打交道。就象鲁迅写的那样,谁要是敢打开那栋黑屋子,不但不会得到大家的感激,反而会被掐死。三是鸵鸟心理。把自己封闭起来免得自己受伤害。不通过开放去锻炼自己的能力,而是生怕开放了自己受伤害,把门紧紧关上,不但自己不出去,也不让别人出去。免得别人出去会看到什么情况,引进什么病菌,导致自己受伤。
      这种封闭心态在此次危机中的表现就是金融风暴对其它国家和经济体造成了极大打击,我们的金融体系幸好还没有足够开放,避免了损失,继而希望继续维持不开放状态。尽管此次危机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和传导机制的复杂性,以及我们对这种金融危机的应对经验的缺乏是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这次金融风暴危险性的主要原因。但是,有关人士的封闭心态也是造成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对危机的严重性认识不足,对此次危机迟迟没有主动研究、充分认识和采取行动甚至行动失误的关键所在。2007年到2008年中对通胀的担忧和宏观调控,突然被流动性缺失和通货紧缩所替代,从而失去了应对金融危机宝贵的准备时间。我国有关监管机构负责人甚至在今年4月还指出,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比原来预期的要小,中国一些金融机构的损失也完全在可消化范围内。他还指出,汇率对调整全球失衡的作用有限,过分夸大其作用既不现实,也会误导调整的方向。
      封闭心态除了让我们浪费了经济调整、应对危机的宝贵时间和最佳时机外,还让我们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如大量企业倒闭、相关保障体系在最好的时期没有得以建立和完善等。如果在一个开放的世界政治和市场环境下,继续用封闭的思路去考虑和处理问题,我们就会丧失机会,被动挨打。
幸灾乐祸心态
      别人犯了错误或遭了天灾,不去想这个错误我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学到什么经验,如果出现在我身上,我应该怎么办。而是幸灾乐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有甚者,把自己的成功寄托在别人犯错误的基础上,怀着侥幸的心理。抱着这种心态的人,哪怕是机会来了,也没有充分的思想、资源和组织准备,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机会从自己面前走过而无能为力。
      这次金融风暴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抱着这种心态的。心想:你美国也有今天啊,这次可完蛋了,中国有机会了,美国发生次贷危机活该等等。俗话说得好: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此次危机是当局者迷,旁观者也迷。旁观者的“迷”,有些是幸灾乐祸、麻木不仁的“迷”。等到当局者清时,我们还是迷。所以,就只能被动应付,而缺乏应有的准备。2007年8月20日有关媒体报道某发言人说“美国次级债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有限的。”既而“专家指出,美国次级债危机波及全球,不过由于我国资本管制的原因,内地金融体系受次级债风波的直接冲击很小,主要是心理层面。”
      这种幸灾乐祸的心态首先是使我们不能主动学习和思考,别人付出的代价我们照样付出,甚至付出更多,从而使我们的发展体现不出后发优势。同时,和封闭心态一样使我们失去了最佳的准备时间。也使得我们失去了避免或减少危机损失以及调整产业结构,改善国民经济各部分关系以及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机会。
      受迫害心态一旦自己吃了亏,心里就想,这肯定是别人的阴谋,是别人想害自己,好象别人时刻都在算计自己,自己被自己吓死;不反省自己,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去试图改进自己的工作,而是一味地怀疑别人;哪怕是自己能力不够、水平不行,很多可能是工作不认真、不细致等使工作做得不到位,导致国家和企业损失,也经常找客观原因,为自己开脱。受迫害心态还表现在怀疑一切,听不得真话,所谓: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往往导致谎话盛行,谁说真话谁就倒霉。这种心态形成的长期心理失衡会使人无法承受压力,由此,阿Q精神胜利法就成了人们维持心理平衡的主要方法。
      这次金融危机中,有一部分媒体,甚至学者大骂美国和美国人是骗子,就是这种心态的体现。认为这次金融风暴是华尔街绑架了美国,而美国绑架了全世界。而为这次危机买单的是我们中国人。因此,愤愤不平者有之,大骂美国人是骗子者有之,好象美国和美国人就是靠行骗才活得那么好,世界上发生什么事都是美国的阴谋,都是想害我们。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有部分机构利用个人和企业不了解金融衍生工具来行骗。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金融衍生工具积极的一面。如果美国和美国人都是骗子,就不可能解释美国的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以及由此给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
      动不动就把自己吃亏归结为人家是骗子,那是没能力者给自己找的借口。退一万步讲,哪怕就是人家骗了你,首先要想的是自己为什么会被骗?一方面可能是自己对金融衍生工具不懂,可为什么还会去买?另一方面是自己有赌一把的侥幸心理。那就是活该了!现在骂美国,当时你买人家产品的时候怎么不仔细想想?受迫害的心态是弱者的心态,是无知和自卑造成的。这种心态不利于吸取教训,不断改进自身能力,更不利于向强者学习。只有保持理性的心态,才能学人所长,避人所短。
      自大心态
      自己感觉特好,特别是受点表扬,就不知东南西北,觉得自己什么都行,听不得不同意见,特别是听不得别人说自己不好。好象世界上就只有自己行,别人都是笨蛋。他忘了,如果有人认为世界上除了他自己之外,都是笨蛋的话,那么这个世界上只有一个笨蛋,那就是他自己。并且,理性告诉我们,自大的背后恰恰是自卑,因为自大一旦遭遇失败就会完全放弃,导致自卑和对别人的盲从。同时,自大的心态是中国长期积弱形成的“强大”幻想和诱惑形成的民族自尊的过度反应。
      这次金融危机中,有个别媒体和专家学者竟然漠视美国的经济状况和国力,同时更是夸大中国的国力和经济实力,声称能够拯救世界的只有中国。在自大心态的主宰下,人是会失去理智的,同时就会丧失最基本的常识。直到11月份还有媒体和专家“自豪”地宣称,由于大量的外汇储备和中国储蓄型的经济,中国可以通过财政支出和产能过剩等拯救全球经济。12月后,中国自身经济形势的严峻已初现端倪,也许这些专家和媒体可以静一静了。
      自大的心态会使我们的决策不基于事实和分析研究,而仅仅基于对自己能力的盲目放大,它往往体现为偏激的民族主义,这种心态恰恰会被别人所利用。就如WTO谈判期间,我们的媒体和个别专家说中国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一样,使我们在谈判中处于被动地位。适度的民族主义有助于提高民族凝聚力,但是偏激的民族主义肯定会导致灾难,不利于国家和民族的进步。自大心态使我们不能准确判断形势,采取正确的措施,来避免风险或减少风险带来的损失。
      急噪心态
      急噪心态是近百年来中国人弱国心态的体现。由于长期处于被欺凌地位,希望民族尽快强盛,所以,浮躁就成为一个民族的共同心理状况。毛泽东的“两年超英,三年赶美。”就是典型。急噪心态在工作中的体现为短期行为、所谓跨越式发展的思路。一个政策、一项投资,不考虑长远发展,只考虑短期利益。经济发展上的“先发展,后治理。”企业管理上的上市赌博,不愿扎扎实实把企业的业务和产品做好,希望通过所谓“资本运作”赚大钱。忽视了一个企业真正的价值来源于企业的业绩。“一万年太短,只争朝夕。”现在是一年都太短,想一两天一次解决问题。
      次贷危机出现后,不充分考虑长远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在对国际金融风暴后国际金融秩序的发展趋势把握不准确的情况下,进行相关调控。一旦看到金融风暴对中国经济和企业产生的出乎意外的巨大影响,急切之间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都有可能为长期的经济发展埋下隐患。
中国经济建设和企业管理实践的历史证明了,经济运行不是战争,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一步一步走过来,一步都不能拉下的。商场不是战场,而是平平淡淡才是真的过日子。急噪的心态使我们在决策和日常经营时往往犯致命性和常识性错误。为追求短期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从而缺乏持续发展能力。
      盲目崇洋
      盲目崇洋往往和盲目自大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如鲁迅所说,青年知识分子开始是革命的激进分子,是左派;一旦看到革命要流血,就有可能变成右派,变成投降主义。现在流行一种标准,就是只要是外国的就是好的,缺乏分析研究和科学精神。不相信自己、不相信自己人,盲目相信和照搬国外理论,更有甚者不敢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敢维护自己国家和民族以及企业的利益。动不动就拿别人的话和标准来衡量。
      金融风暴的成因首先是美国的金融衍生工具导致的,我们不懂就应该学,这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在如何采取相关政策和措施保持经济增长和持续发展的问题上,还得考虑中国经济的特点和国家利益。不能盲目照搬国外的理论和经验。正是因为缺乏对中国自身实际深入持久的研究积累,使我们在面         对金融风暴时只能照搬国外的理论和方法,有可能对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造成不良影响而不自知。
盲目崇洋在历史上给我们带来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不是说国外的理论不能用,而是要有研究的态度和科学的精神,结合中国的实际,找到真正符合我国实际的恰当方案。
      以上六种心态在这次金融风暴的整个过程中,都有生动的体现。在日常的企业管理中,更是处处都能看到这些心态的影子。这些心态的产生主要源于长期闭关锁国形成的国民心理和思维方式,以及近代中国受人欺凌历史积累下的弱国心态。由此导致对发达国家的盲目崇拜,对自我的自卑、自大和赶超的急噪心理以及受迫害心态。同时,也正因为如此,才缺乏长期坚持的耐心,寄望奇迹的发生,才会对人家遭难幸灾乐祸,总希望有哪天,对手遭殃了,自己就能轻易超过,等等。

      由于是中国一百多年历史形成的民族心态,当然有些也是由体制原因形成的,所以,有这些心态也很正常,要求马上就能转变也不现实。一个民族和一个人心态的转变是需要过程的。但是,中国正处于崛起的关键时期,这些心态对我们的影响不可小视,如果不能逐步改善,中国从宏观的国民经济、文化、科技到企业的微观经营以及个人的生活,都是不可能真正得到质的改进的。这次金融风暴也许是对这些心态进行调整和改善的极好时机。
以上这些心态,在目前中国国内的企业经营中以及国际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已经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社会风气、企业经营状态以及产业发展。如果我们的企业家们能够在心态上有一个大的转变,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保持健康的心态,企业就会发展得更好,走得更远。
精品课程推荐:| 管理经济学|投资项目评价|创业管理|组织行为学|    
                                                       

< 返回上一页 >